2023-11-29 11:37:46 作者 : 围观 :122次
成都污水处理厂16日正式更名为成都市净水厂。从“污”到“净”,改名背后有什么原委?“随着如毛细血管般的中水管道逐步完善,中水回用将越来越广泛。”成都市第九净水厂厂长李光亮告诉记者,“污水处理厂”更名为“净水厂”更有利于体现污水处理水质净化及再生水回用的双重功能。
主城区共8座净水厂
日均处理约180万吨污水
记者了解到,1989年成都修建了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命名为成都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上世纪90年代成都修建了第二污水处理厂。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10年,又陆续修建了第三至第八污水处理厂(现已更名为第三至第八净水厂)。第九、十净水厂分别于2014、2017年投运。
据悉,除了被拆除的第一、二污水处理厂,其他8座净水厂均在使用中,主城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这样布局是为了方便收集各区域的污水。同时,由于主要依靠重力收集污水,而成都的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最大的第九净水厂修在东南边的白鹭湾湿地附近。”
“成都市主城区日均供水量大约200万吨左右,8座净水厂日均能处理约180万吨污水,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0%。”李光亮介绍,“180万吨水是个什么概念?可以灌满约1000个50米长、21米宽、1.8米深的游泳池。”
从“污”到“净”
逐步实现再生水回用
4月16日,市水务局发布消息,成都市第三至第九污水处理厂正式更名为“成都市第×净水厂”(如成都市第三净水厂)。
成都污水处理厂为何改名净水厂,记者采访了成都市第九净水厂厂长李光亮。“如果将城市看作一个人,那么遍布全城的水网无疑是就是身体中的血管。而净水厂则起到肾脏、肝脏的作用,让城市的血液得到净化。”李光亮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污水处理行业与再生水利用合二为一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朗,随着成都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厂不断提标改造,各厂排放标准逐步达到类地表水IV类,污水净化后可以作为中水回用。
李光亮告诉记者,随着如毛细血管般的中水管道逐步完善,中水回用将越来越广泛,“污水处理厂”更名为“净水厂”,更有利于体现污水处理水质净化及再生水回用的双重功能。
据了解,由“污”到“净”的除了内涵,也有颜值。“经常有市民和中小学生到距市区最近、位于杉板桥附近的成都市第四净水厂参观。”李光亮告诉记者,也有不少外省同行到第九净水厂观摩学习,厂里有大块绿地以及众多水池,如果再加几把长椅,就像公园一样,“可能产生臭气的环节也会密封,产生的臭气会经处理再排放”。
中水将用于绿道
还将用于街面冲洗
目前成都市主城区的污水来源主要是生活污水。这些污水经市政管网汇集到净水厂,经过处理,再通过管网为中小河道补水。“污水处理大致有三步,第一步通过物理方法分选出固体;第二步通过生物化学方法,模拟大自然净水的过程,处理溶解性的微生物等杂质;第三步通过紫外线照射消毒。”李光亮告诉记者,用时一年多,2016年10月完成提标改造的第三、四、五、八净水厂还引入了MBR膜技术,在不扩大场地的同时,日均处理污水能力共计提高了35万吨。
“经过处理的中水,除了为中小河道补水,随着中水管道的逐步完善,中水还将用于成都市绿道的绿化浇洒、市政杂用、湿地环境补水。”成都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主任雍晓蕾说,同时像绿道中的公厕、绿化浇灌等公共用水也会使用到中水。
“目前大街上冲洗街道、浇灌绿化的洒水车用的是自来水,随着配套市政管网的建设,我们还会在地面,修建与消防栓类似的中水供应栓,方便洒水车使用中水。”雍晓蕾告诉记者,到2030年,预计每秒能为成都市提供20立方米以上的中水,供环境用水。这样可以让我市有限的水资源更多分配给生产和生活用水,使得污水资源化,让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推进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