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极客推荐 >>查看详情

罗永浩、贾国龙、于东来的风度之战:吃瓜预览,一场价值千万的舆情课

2025-09-16 10:40:37 作者 : 高雅麟 围观 :14次

原文请见:https://mp.weixin.qq.com/s/mlXkU_j36UxROI4zXFxeLw

 

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微博吐槽西贝莜面村多为预制菜且价格高昂,引发广泛关注。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坚决否认,称中央厨房配送的预加工原料经门店最终烹饪不属于预制菜,并宣布开放后厨、起诉罗永浩。罗永浩悬赏10万元征集证据,强调争议核心是消费者知情权,而非完全反对预制菜。此举引发公众对餐饮透明化的讨论,同时据悉《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过审,要求明示使用情况

9月12日舆论发酵后不久,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公开发文称:

“任何事没有完美,感谢西贝、海底捞等品牌企业可以让我找到相对放心可口吃饭的地方。”

9月15日,于东来再次发文称:

“关于西贝我是好意,也肯定西贝在很多方面还是很优秀的!希望人们理性理解帮助企业改善问题走向美好、而不是不经意间的毁掉一个企业!因为做好一个企业太不容易!相信西贝会尽快完善人们对部分食品安全的担忧,让西贝越来越有品质的发展为社会带来美好!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很多的问题!但社会的主流更多的是相互的指责!望人们未来都充满更多的善念!”

图片
同日,罗永浩对此回应称:

“于总,您一直都是我非常尊敬的企业家,希望您弄清真相之前,千万不要被损友误导,搅这个浑水,连累了您的名声。这几天的事件发酵,大家都看出来了,现在这个世界如果真有一个人想毁了西贝,那就是贾总本人。”


这场风波不仅是关于预制菜的争论,更是一次关于企业如何与公众沟通、如何应对危机的经典案例。当然也典型地体现了九度理论中的“风度”视角。

在水务舆情管理当中,“九度理论”是我们的核心模型。“罗永浩大战西贝预制菜”的案例,更应验了这套模型的实际效用。我们用“九度理论”中的“风度”,对罗永浩、贾国龙、于东来作一番剖析,看三者的“风度”之战。

什么叫风度?

 

“风度”指主体(个人或组织)是回应的姿态、技巧和分寸感,如何优雅、得体、有效地表达观点,即便在冲突中也能保持体面。在面临质疑、批评或危机时,所展现出的沉稳、专业、有理有据且保持格调力。在舆情管理的理论框架下,风度并非指简单的礼貌或仪表,而是一种战略性的公众姿态与专业素养。

 

其核心构成包括:

1. 冷静与自持 (Composure & Restraint):不被情绪左右,避免使用对抗性、侮辱性或情绪化的语言,保持理性基调。

2. 尊重事实与逻辑 (Factuality & Logic):回应基于客观事实和数据,论证清晰,逻辑严密,而非诉诸情感绑架或模糊焦点。

3. 承担责任与聚焦解决方案 (Accountability & Solution-Orientation):姿态上不推诿卸责,内容上指向问题的改善与解决,展现负责任的形象。

4. 维护格局与价值 (Maintaining Stature & Values):回应方式不损害自身及品牌的长期声誉,言行符合其所宣称的价值观,展现出超越一时争执的视野。

 

简而言之,风度是危机中以理性维护尊严、以事实构建说服、以格局赢得认同的战略能力。有风度的回应未必能立刻平息所有争议,但能有效控制事态升级,为赢得公众理性层面的尊重奠定基础。 


罗永浩表现:罗永浩的风度体现在他的 “策略性”和“逻辑性” 上。他作为批评者,没有使用污言秽语或人身攻击,而是选择了“事实武器”。

    1. 精准打击:他在直播中直接拿出西贝的产品——21.5元的馒头、昂贵的预制菜套餐——作为论据。这是无可辩驳的客观存在,让批评建立在坚实的事实基础上。

    2. 框架高明:他将矛盾定义为“商家(西贝)对消费者(包括我)”的傲慢,而非单纯的个人恩怨。这使他占据了“为民请命”的道德制高点,获得了广大网友的共鸣。

    3. 回应得体:对于东来的回应,他保持了表面上的极大尊重(“您一直都是我非常尊敬的企业家”),背后实际上是犀利的反击。这是一种高级的、有风度的“骂战”。对西贝的“预制菜”问题,则引用了人民网的素材,可谓得心应手。

        结论:罗永浩的回应在“风度”上可圈可点。他开篇就对于东来表示了充分的尊敬(“您一直都是我非常尊敬的企业家”),这首先将自己置于一个谦卑、有礼的位置上。随后,他用“希望您弄清真相”、“不要被损友误导”等词语,巧妙地将于东来定位为“被蒙蔽的好人”,而将对立面定义为“损友(贾国龙)”和“浑水”。最后一句“现在这个世界如果真有一个人想毁了西贝,那就是贾总本人”,则是基于其直播事实的强力一击。

    这种回应保持了表面上的礼貌(对东来),却实现了实质上的犀利攻击(对贾国龙)。它既没有直接冒犯于东来这位受人尊敬的企业家,又将问题的责任精准地归咎于西贝自身,逻辑清晰,分寸得当。这是一种非常高明且具有风度的反击策略。


    贾国龙表现:作为防守方,其应对几乎是风度的反面教材。

 

    1. 情绪化应对:他用“罗永浩骂我们是为了蹭流量”、“他是流氓”、“不要跪舔”等词句回应。这种充满情绪化和人身攻击的语言,瞬间将企业CEO拉低到街头吵架的层面,显得格局极小。

    2. 回避核心问题:他的回应没有直面消费者最关心的“价格是否匹配价值”、“预制菜品质”等实质性质疑,而是试图通过“动机论”来否定批评者本身(“你骂我是为了蹭热度”)。这在舆论场上是极其愚蠢的策略,因为这等于默认了自己无法反驳对方的事实指控。

    3. 激化矛盾:这种攻击性回应不仅无法平息风波,反而成功地将“产品争议”升级为“老板的个人形象危机”。

    于东来表现:作为第三方,其应对虽说善意,但也有瑕疵。

    于东来的风度更多是一种“长者”或“教父”式的风度,充满威望和关怀。但在这次具体的舆情事件中,其风度的“精准性”出现了偏差。他在未完全了解罗永浩与贾国龙争论的具体细节(如21.5元馒头、预制菜价格等)的情况下,就以宏观的“保护企业”为由发声,这在客观上形成了对西贝的“包庇”和对批评者(罗永浩)的“打压”效应。

    风险姿态虽高,但瞄准的方向错了。这种偏差使得他良好的初衷容易被利用,反而可能损害其自身“商界圣人”的声誉。正如罗永浩所言,有“连累名声”的风险。

 

以上内容是从“九度理论”中的“风度”视角,进行的部分分析。10月份的分享会中,将紧密结合水务行业中的典型案例,对“九度理论”进行全面介绍。

欢迎你参加这场“水务舆情管理”的专业分享会。图片

图片
 
图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