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 >>查看详情

环保问题背后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024-12-25 09:42:20 作者 : 围观 :8次

 
多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被点名通报
揭露环保问题背后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12月22日,国家监察委员会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作了《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国家监委重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
 
国家监委赴13个省区市开展明察暗访,严查严纠“督检考”过多过频、“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公开通报32起案例,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迎检等多方面
 
另外,各级监察机关共叫停、责令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
 
虽然这次没有公开点名生态环境领域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但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盲目“造景”项目等的背后,都和环保问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例如,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的河南省三门峡城乡示范区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的典型案例,就是以“生态修复之名”为幌子。
 
 
管网沦为摆设、污水处理设施“形同虚设”
揭开农村污水治理“面子工程”冰山一角
 
而说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更是近年来环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高发区”。
 
1、农污处理设施形同虚设,“问题”厕改竟通过区、市两级验。
 
央视财经曾曝光“山东青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假工程’”的新闻。
 
其中提到,当地两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只是一个“样子货”,化粪池和排污管道没连通、污水处理模块“沦为摆设”、污水井盖用塑料代替铸铁、化粪池污水外溢......更令人诧异的,将排气管象征性地摆在了化粪池的一侧(未连接)的厕改工作,竟全部通过了区、市两级验收。
 
2、入户排污管一根没接,农村污水管网沦为“摆设”。
 
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在山西省娄烦县督查时发现,部分乡镇污水主管网铺而不用、使用率不高,排污管连接入户的更是寥寥无几,沦为村民眼里的“摆设”。
 
而督查组深入调查发现,该县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涉及13个村,其中有10个村的项目于2020年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投资近2000万元;经粗略估计,这10个村中,管道入户率低于10%的有4个。
 
3、花数百万建成污水处理站“形同虚设”,为应检才启动“装样子”。
 
南方日报曾报道广东阳江一村“几百万元建的污水设施成摆设”的新闻。其中提到,建设近3年的污水处理站一直为运行,形同虚设。许多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入农田,导致无法耕种。
 
在记者实地走访当日,有村民说,其中一台正在作业的污水站为近期才启动,主要是为了应付阳江市生态环境局阳春分局的检查。
 
当然,以上提到的典型案例也仅仅是农污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冰山一角。甚至于,在一些贫困地区、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该现象也有所发现。
 
没有将有限的财力用于改善实际民生,而是耗费大量财政资金建设不符合农村实际和发展需要的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只会得到一片“怨声载道”,以及虽迟但到的追责问责。
 
湖南省督察组下沉涟源市时,更是直接发声:有的职能部门政绩观存在偏差,为完成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搞样子工程,做表面文章,“重建设、轻运行”。
 
显而易见,现在的农村污水污治理而言,要治理的不仅仅是“面子”,更重要的是“里子”。
 
 
 
 
失察失责、整改不力、把关不严、弄虚作假
环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集中四方面
 
事实上,搞环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背后,往往隐藏作风、责任、腐败问题。
 
从近年来中央纪委、中央环保督察通报的问题类型来看,生态环保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主要集中在失察失责、整改不力、把关不严、弄虚作假四个方面。
 
无一例外,所有的问题都和背后的人脱不开关系。
 
例如,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湖南省怀化市住建局污水处理管理科为完成污水收集率和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的考核目标,指使污水处理厂虚报数据,人为“抬高”污水收集率,弄虚作假性质恶劣。
 
再比如,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环保局经开区分局局长邓国良多次带队到经开区污水处理厂进行现场监察,对该厂没有建设应急水泵及应急事故池就违规试运行的情况未进行制止,未能发现该厂生物池储存有大量活性污泥,在未确认相关场所、设备等是否运转正常的情况下填写表格确认其正常,导致污物溢流、污水外排事故发生。邓国良受到政务记过处分。
 
不难看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能够“一路开绿灯”,暴露出有的地方相关部门和人员把关不严,甚至主动为之,监管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责任缺失。
 
更有大搞“政绩工程”者,图虚名、务虚功,直言:过几年拍屁股走人,谁接任谁承担!
 
从目前公开通报的一些案例来看,搞环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人”,既有地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也有环保局、水务局等职能部门的党员干部;既有负责监督检查的公职人员,也有负责把关审批的党员干部;既有党政一把手,也有国企相关负责人和村干部。
 
 

结语

可以肯定的是,在严究严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大背景下,生态环保领域现存的大量“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都会被快速清理。
 
所以,相关职能人员和领导,为了所谓的“形象”“面子”,花费甚至浪费大量公共资金在非必要非急需项目上,得不偿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