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 >>查看详情

水价上涨“阴谋”政策出台要把握时机

2023-11-29 14:57:27 作者 : 围观 :71次

在一片水价上涨的叫喊声中,我们听到一种典型的声音:那是外资推动了水价的上涨.每一种现象背后都有不同的看法,而真相只有一个,这个真相,或许只有在我们聆听了不同的声音之后,才会更清晰地看到真相,这篇文章偶然摘录得到:
各地水水价上涨不是外资消化高溢价的“阴谋”,而是适应中国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使用的必经之路。但是,各地调节水价要考虑当地经济状况以及资产价格上涨情况,不能贸然涨价。

 

文章称,水价“阴谋论”认为理由有两点:一是中国对外资自来水企业的股权出让是有特许经营时间的,外资进入不仅要提前算清本钱、利息并消化高溢价,还要在这些特许经营时间内为自己带来利益。二是外资收购的不是普通产品或企业,而是一种公共事业的股权。这类公共事业企业的自然属性之一便是垄断。垄断的特性往往会带来一种结果,即垄断企业不会通过降低成本来实现盈利,而是通过抬高价格,因为它并没有竞争者。尤其是这些外资基本都是以高溢价入股中国水业,势必要通过提价来收回成本,因此,眼下水价上涨正是外企要挟各地政府的结果。

    对于外资企业正在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质疑,中法合资的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有关人士断然否认:“绝对不可能”,并解释说,城市供水水价是由政府调控和决策的,而不是由合资企业做主。例如在与兰州市的合资合同中,兰州市政府并没有向威立雅一方承诺投资的固定回报率和水价周期性上调。在水价制定上,完全是政府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供水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合理的水价方案。

    有关人士亦指出,从外资企业签约项目的处理能力来说,占全国供水总能力的比重依然很小,在中国供水市场远未形成垄断地位。此外,从供水行业的政治安全来看,目前进入中国供水市场的外资水务企业都是以经济利益为本的市场动机,对中国水业的安全性尚不构成威胁。

    文章称,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各种资源的价格上扬已成大势所趋。其实,中国城市每次的水价调整都跟不上成本涨价和通货膨胀的速度。中国长期将水资源作为一种福利性产品,眼下,水资源的使用由福利性向商品性的转变似乎已不可避免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水价上涨并非外资水企的“阴谋”,而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阳谋”。

    文章也指出,此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处于资产价格泡沫可能向实体经济传导的微妙阶段,与基本社会运行成本密切相关的资源能源价格如果再行上调,可能成为将资产价格泡沫“接引”向实体经济的触发器。因此,水价调整还需三思而后行。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