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002280)以来连续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文件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1月30日《人民日报》)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同时也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利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正因如此,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科学论断;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从治国安邦、造福人民的高度,把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大江大河的治理与开发摆到了重要工作日程,并为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决策。其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治理长江和修建三峡工程以及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无一不是指导水利工作的真知灼见。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提出"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八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纲要》,又把水利摆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从"农业的命脉"到"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再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这表明全党、全社会对水利的认识有了一次又一次飞跃,为推动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然而,正像决定中所说的,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由此可见,水利兴则农业兴,水利兴则民心安,水利兴则国家稳。而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无疑抓住了"三农"工作的牛鼻子,抓住了科学发展的关节点。正如决定所言: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从这个意义上说,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提出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标志着我国的水利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也是给力"三农"工作的务实之策,更是送给亿万农民的新春"大礼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