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2万居民因担心自来水污染,购买山泉水饮用。当地多家职能部门长期检测显示该镇水厂水质达标,但居民仍坚持购买山泉水。一位姓彭的老人称,自来水被污染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这几年家里喝的都是山泉水,从不喝自来水。”(3月18日《新华网》)
“信任”这东西,培养起来很不容易,而毁损它,往往无需费什么功夫。专家认为,长寿镇的饮水安全事件,是官民信息不畅的一次警示。信息阻隔长期存在,必然导致政府公信力流失,从而造成两者间的信息屏蔽。而笔者认为,信息阻隔还只是静态自然产生的问题,更可怕的是“现身说法”——百姓耳闻目睹的情况太多了。当地官员承认,上世纪90年代,在流经长寿镇的黄金溪上游,确有过一些小企业采矿,因工艺、环保技术不达标造成违规排放,对下游河流造成污染。而现在这些小企业已经全部关停,仅存一家大型金矿企业,该企业的排放是达标的。上游水源曾被采矿所污染,主要责任在政府,或监管失职,或睁一眼闭一眼,而今天的信任危机,如果与此有关,政府应该反思与自查:公信修复了没有?
一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本是常情;二来,在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有化工、采矿等产业必有污染,几乎成为百姓的定式思维,高发的污染问题已经让老百姓成了惊弓之鸟。
现实中,明明存在污染,官方却习惯捂着盖着称“达标”的情况确实不少。类似情况各地不胜枚举,而所谓信息阻隔,很多是因为地方政府出于各种考量而导致的不诚信而来;而一旦成为官方的行为惯性,形成印象,便导致百姓对政府的习惯性不信任,再想取信于民,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