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9 14:55:33 作者 : 围观 :97次
4月17日,义乌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义乌小商品城恒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义乌市交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义乌市公用事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家市属国有企业正式挂牌,标志着以提升义乌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有关专家认为,此举是义乌继率先在全国首开财政综合预算改革、水权交易改革、城乡统筹改革先河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新举,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上的一场革命。
义乌上下对这项改革十分关注。4月13日,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吴蔚荣说,作为浙江省综合改革试验区,改革是义乌发展的不竭动力。
3月27日下午,义乌市“综合改革年”活动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在义乌市委党校报告厅召开。吴蔚荣开门见山地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当前如此特殊的环境下,要把改革工作放在这么突出的位置?
“这个问题的确是我所疑虑的。”一位当天参会的机关干部事后对记者说。“改革开放30多年,义乌取得了巨大成就,有目共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延续,对义乌市场造成了很大冲击。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张旗鼓地进行综合改革,是不是有些焦点偏移?”
但吴蔚荣接下来的一席话,很快打消了他的疑虑。
改革为先,是基于三点来考虑的:第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一些原本被发展所掩盖的问题得到充分暴露,让我们不仅更加清醒地看到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在这个时候进行综合改革,有利于对症下药,更加彻底地扫除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为今后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第二,所谓改革,不仅是破旧,更是创新提升。第三,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义乌不仅积累了大量的改革经验,而且对改革创新形成了共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
除此之外,吴蔚荣还有更进一步的打算:为了进一步改善民生和加快发展,一大批建设项目要上马,经费压力不断增大,而土地资源已经越来越有限,按以往政府全额投资的财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积极寻求突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后,可以通过盘活资产、整合资源,筹集到更多的城市建设和社会保障资金,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
据统计,到去年年底,义乌市拥有经营性国资企业23家,资产总额高达225.21亿元;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15家,资产总额2.39亿元。此外,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总额达39.03亿元,其中土地和房屋原值25.86亿元。可见,义乌国资不但总量大,而且质量不错,这在国内诸多县级市中是不多见的。但跟许多地方一样,作为国民经济和公共财政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资产,在管理体制上却相对滞后,与义乌的发展现状和要求很不相称,国有资产管理隐藏的巨大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这次义乌市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开刀,根据国有企业资产数量、资产质量、运营特点等实际情况重组成立四家规模市属国有企业,就是想通过解决国有资产政企分离不彻底、服务投资领域分散、投融资能力低下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努力实现国资姓国、国资为国、国资兴国的目标。
副市长、义乌市市长何美华在向我们介绍情况时也表示,从上世纪80年代率先开放城乡市场,到90年代以商转工、工商联动,再到城市化、国际化、城乡一体化,义乌每一阶段的跨越提升,都离不开改革的推动。大量的历史实践表明,每次危机来临时,都是大力推进改革的重大历史机遇,而每一项重大改革都有力地推动了义乌快速发展。改革,已成为义乌领先发展的不二选择。
国资,在流动中升值
这几天,义乌市公用事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董连兴忙得不可开交。自从拿到公司注册登记证那一刻起,他就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义乌市公用事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国资企业———义乌市水处理中心改制的基础上建立的,并重组整合了义乌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义乌市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义乌市天然气有限公司、乡镇水厂等企业。
作为核心子公司———义乌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的原负责人,董连兴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这几天他都在为义乌市自来水厂扩建和管网建设工程奔波。
董连兴为我们翻开了义乌市最新的城市发展规划:到2020年,义乌市将发展成为一个建成区超过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要建设这样一个国际性商贸名城,就需要相应的水资源支撑,相应的水利设施、供水设施作保障。董连兴认为,城乡供水一体化无疑是一步重棋,更是一步好棋。即将上马的义乌市自来水厂扩建和管网建设工程将由义乌市公用事业有限责任公司全额投资3亿元,用于建设上溪、赤岸、苏溪三个乡镇水厂及相应管网。这么一个庞大的工程所需费用全由公司融资筹集,不动用财政一分钱,只需政府在管网建设、财政贴息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这种企业自筹资金、政府提供政策的投资模式将有利于进一步整合资源、盘活资产,最大限度地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益,减轻公共财政负担。它将成为市公用事业有限公司的基本投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和创新。”董连兴说。
义乌市府办副主任俞华忠,曾担任义乌市国资局的前身———国资办专职副主任,他参与了长达一年多的国资管理现状专题调研,对国资家底和现状了如指掌。他说,在此之前,义乌的国资管理问题较为突出:由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政企不分、权责不明,造成企业的发展动力不足、效益不佳;由于监管机制不到位,造成部分企业管理混乱,资产模糊,甚至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一些企业偏离了发展方向,没有很好找准在市场战略布局中的定位,国有资产的杠杆作用发挥十分有限。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国有资产管理从无序到规范、从低效到高效。要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政、事、企之间的关系,合理划分各自的职责,让国有资产在市场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要通过改革,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确保企业规范高效运转。”俞华忠说。除此之外,义乌市的这场改革还力求在国有资产优化整合上寻求突破:要通过调整,进一步建立健全国资有序的流动机制,使现有的国有资产进一步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加快向战略产业、城市基础产业集聚。我们这次要组建的四大集团公司,不是简单的资产归类,而是通过整合,搭建起国有资产通向市场的平台,走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的国有资本经营道路。
政府,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在国资体制改革中,政府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义乌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住了这一点。”说起这场改革,商城集团董事局主席金方平很有感触。
现在,金方平又多了一重身份———义乌小商品城恒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他很认可这场改革,并抱有很大期望。
金方平以义乌市场发展为例,向我们阐述“政府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妙处:义乌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直保持着繁荣稳定的发展态势,很重要的一条是,市场由政府来主导建设,保证市场的低成本运转,保证市场经营户及多方参与者的利益。政府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当政府完成市场的建设工作后,就把接力棒交给了企业,让商城集团按现代化企业方式来经营管理,既保证了国有资产增值以及国有控股,又保持了市场经营方的灵活与积极性,更能以政府的公信度保证市场低成本运作,以及公开公平公正地面向广大经营户。
义乌政府的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义乌市“综合改革年”活动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的当天,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的小商品城股票以涨停报收。
其实,“政府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去年的时候已让商城集团和义乌国投两家公司获益匪浅。去年,国际商贸城三期投入使用。该市场总占地面积840亩,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预算总投资50亿元,其建设规模相当于国际商贸城一二期市场的总和。去年8月,商城集团向实际控制人———义乌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收购其拥有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土地使用权及在建工程项目。这一优质资产的注入,使得小商品城股票在去年熊市中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对义乌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来说,此举也极大地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增值。
龚国宏是义乌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前身就是义乌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他说,通过这次改革,虽然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主要集中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关系国计民生、基础资源的行业和领域。但它的作为或许可以更大,特别是在国有资产资本化道路上可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