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9 14:57:00 作者 : 围观 :77次
文 《环球企业家》记者 刘建辉
威立雅环境集团亚洲区总裁穆桥石的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满了他与各级政府官员的合影,打开书橱,里面还有更多。在向记者展示这些照片时,他刚从南昌拜会江西省省委书记苏荣回来。作为一家提供公共服务的跨国公司,威立雅在华业务约有八成都来自政府。
穆桥石无疑是一个深谙中国智慧的跨国公司领导人,他面对面拜访过的省地级官员超过50人,在他的领导下威立雅两年来在华员工数翻了两倍至2.5万人。现在,穆的出差节奏更快了,他不得不跟一个无比充满诱惑的消息赛跑—去年底中国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有3500亿元投向生态环境领域,而威立雅的主业正是水务、交通、能源和垃圾处理。
这是在华跨国公司的一个缩影。去年底推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引起了一场商业力量的竞赛,所有人都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四万亿已经投资的金额和具体方向,疾风暴雨的投资到了阶段性总结的时刻。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行业显然会是最大赢家,总投资约有1.5万亿左右;其次是汶川大地震重点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1万亿;保障性住房、文教卫生、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等共投资1.5万亿。
这与今年3月份公布的情况并无实质变化,令人吃惊的是投资的速度:中央已分三批安排3000亿元投资,按照中央与地方、社会融资约1:2的比例,短短3个多月来,整个中国已将1万亿投了下去,而原本的计划是用9个季度投资4万亿。这连同今年以来全国铺开的“升级版”家电下乡和家电、汽车的“以旧换新”的财政补贴政策一起,再次演绎了令世界震惊的“中国速度”。
重症猛药的疗效看起来不坏: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近三成,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九成,农业、水利、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环保投资的增长速度介于二者之间。同时,一些与投资关联度高的行业,如工程机械、建材、机电装备等生产形势好转。
作为中国市场占有率领先的电梯企业,奥的斯的电梯被广泛应用于地铁、火车站和机场。其中国区总裁戈伟奇明显感觉,四万亿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以前很多大型项目的规划经常被延后,实际开工日期也会拖延,现在这些现象不复存在了。此外他们还在四川的重建中获益良多;世界挖掘机巨头卡特彼勒的业绩曲线则更能说明四万亿的威力—金融危机前,其在中国的挖掘机销量一度达到每月600台左右,此后销量则急剧下滑到一月份的5台。不过在四万亿计划推出一个季度后,他们在中国的销量已基本回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中国正在重新成为一个热情高涨的大工地,这是饱受国际市场萎靡打击的跨国公司难得的机会。“我们不想成为温水中的青蛙。”穆桥石说。
各显其能
在四万亿流向的猜谜游戏中,中国本土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已经取得先机,跨国公司必须迎头赶上。
去年底,四万亿计划甫一推出,杜邦公司大中国区总裁苗思凯就接到了来自美国总部的新任务—竭尽所能寻找四万亿中的机会。苗思凯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整合全公司资源的项目组,他给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小组起了一个颇有雄心的名字—“龙项目”。
“龙项目”共有约20名成员,分别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相关业务和职能部门,主要关注高速铁路、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领域的投资机会。苗思凯和杜邦中国区的市场销售、研发负责人以及大客户及政府事务部门负责人是这个团队的最高领导层。其核心部门是一个被称之为“信息和资讯”的小组,负责收集、分析和传递有关项目信息,以帮助相关业务部门或行业专项小组发掘业务。
“谁是项目的所有者,项目的工期安排,项目有哪些材料承包商,进展情况如何,会公开招标吗,这些问题必须弄清楚。”杜邦大中国区公关总监徐俊说。现在“龙项目”筛选出来了上百个项目。
“中国的经济形势比其它任何地方都要好,即使是6%也是很高的增长。”奥的斯中国区总裁戈伟奇告诉《环球企业家》,他们跟踪的项目同比增加了大约10%。同时,一贯坚持高端市场定位的奥的斯也在为全国正在大建的政策性住房更改产品设计,提供功能简单、价格较低的经济性电梯。
不过,奥的斯仍要有足够的耐心。他们看好的北京地铁正加速建设,但电梯属于后期配置,设备招标一般要等土建开始一段时间后才进行。
“四万亿首先会推动项目立项和土建开始。”戈伟奇说。四万亿中将有近四成投向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正成为一个难以想像的大工地。可以想见,奥的斯的机会正孕育其中,只不过需要再耐心等待一些时日。而以杜邦为代表的建筑相关行业巨头是先他们一步的首批受益者。
来自瑞典的机械巨头山特维克公司是其中行动敏捷的一个。他们最新的一个举措是将“移动破碎筛分机”引入中国,这个大家伙可以将建筑垃圾现场破碎加工,生产出多种不同用途的再生基料。该设备已经在西安和南京的市政建设中大显身手。山特维克中国区总裁林德弘相信,移动破碎筛分机在中国有很大的潜在需求,因为这么多基建项目同时开工,如何经济有效地处理建筑垃圾是绝大多数施工企业或业主单位面临的挑战。
这个主要生产矿山机械、工业刀具以及材料的跨国企业在华已经经营了25年,拥有10个生产基地,2008年的销售额达到了44亿元。山特维克今年将在青岛、镇江、嘉定、无锡新建或扩建工厂,原因是他们关闭了在瑞典的同类工厂。其中上海嘉定正在扩建的新工厂7倍于原来的工厂,是山特维克矿山工程机械在全球最大的装配中心。在中国,山特维克20%的大客户占成交量的80%,因此他们主要瞄准这些大企业。这恰好与四万亿的投资倾向于基础建设和国有企业的导向不谋而合。
山特维克的选择代表了顶尖跨国公司的一个趋势—虽然FDI已经连续5个月出现下降,但是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是熬过经济寒冬的唯一避难地,这些跨国公司仍在不断创造在华投资的单个项目的规模纪录。世界电力设备领先者ABB 5月12日为上海的新工厂举行了开业庆典仪式,该工厂的规模相当于原工厂的三倍。ABB集团CEO昊坤宣布,他们将在华增加投资1.5亿美元,新建或扩建七个工厂,为即将增加的需求做好准备。仅电网建设和改造方面,中国就将投资千亿美元,建设长达2.6万公里的电网,相关的电力设施和设备投资在2009年到2010年也会进一步增加。
相比大部分仍在价格红海中激烈竞争的中国企业而言,跨国公司的优势在于其技术和产品的先导性。ABB今年首次在中国举办“自动化世界”活动,邀请了发改委、行业协会的官员及客户、供应商共1300多人集中到上海郊区一个风景秀丽的度假村酒店,展示其在自动化和节能方面的最新技术和产品。四万亿计划中将有2000多亿投资这一领域,而这也正式ABB去年一半的研发资金的用力之处。
仍在涌入的跨国公司正和中国本土的蚂蚁雄兵们发起一场争夺四万亿的“战争”。“我并不担心竞争,我们已经非常本土化了,那些小公司相对于山特维克并没有成本优势。”林德弘说。
盲人摸象
要真正品尝到“四万亿”的诱人馅饼实为不易。本刊所采访的跨国公司负责人的共同的困惑是,他们仅了解资金的大致行业分配情况,而具体的投资项目则仍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杜邦“龙项目”的核心团队是“信息与资讯”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第一批项目资金去年11月份下发,第二批今年2月份下发。我们知道会有钱投到具体项目中去,但是我们不知道怎么投、投向哪里。”穆桥石说,“我们现在还不知道需求在哪里。”除了密切关注最近政策信息以及拜访各级政府外,威立雅目前只能更多地选择等待。
“四万亿”刺激计划自公布之日起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很多猜想:这些资金有多少是新增的资金?哪些项目是属于四万亿投资中的?国家发改委去年11月27日只是大体公布了资金的流向。3月9日,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公布了调整后的资金分配方案,这次的信息公开比上次的有所进步,但是仍旧很模糊,没有提及任何具体项目。这让试图按图索骥的企业无法做到有的放矢。
发改委甚至由于其公开的有关四万亿的信息太模糊而被推上了被告席。5月10日,上海律师严义明以个人名义将国家发改委告上了法庭。严义明要求发改委公开以下信息:第一,要求列表公开2008年11月5日以来向国家发改委递交审批申请的省市地区名单及项目名单;第二,公开四万亿元资金来源以及目前已经审批通过的具体投资项目名称,选择投建项目的原因,投资项目的预算资金金额;第三,持续地、实时地列表公开对投资项目责任主体所属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招投标情况的监督措施及监督机构名称(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在此前,严义明曾收到国家发改委的答复:“申请安排新增中央投资的具体项目属于我委工作过程中各地报送的材料,尚未形成我委政府信息,不属于我委信息公开范围。”随后,发改委驳回严行政复议的申请。
这多少显示了在这场追求“又快又好”的投资大潮中,过程控制或许让位给了结果导向。无论是负责项目审批的国家发改委还是各地地方政府,都缺乏有效的协同。
5月21日的四万亿清单相较3月9日版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但是严义明所要求的列表式具体项目仍未出现。清单中只提到了几个具体的铁路项目,其它的都是类似于“基本建成近450个重大水利项目、建成民航航站楼10万平方米”这样的集合数据。
不过也有人并不是特别重视具体项目分配,他们只需要知道跟踪项目,而不在意项目自己是否来自四万亿。因为,四万亿投资中中央投资只占小部分,大部分都是地方配套资金,而大型项目的建设周期很长,即使中央资金到位,也有可能因为缺乏地方配套资金而被拖延。
“我只关注整个行业能从中受益多少,行业受益越多,奥的斯受益也就更多。”戈伟奇说,这也是很多行业领先者的跨国公司的共同想法。他表示,去年四季度的项目的拉动作用将会在下半年开始日趋明显,他预计奥的斯会在下半年拿到更多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