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我给家里的小朋友买书,特别买了几本比较励志的书籍。结果在电话里,听到她们给出的反馈是:“这种鸡汤类的书,一点干货都没有,对我们没啥帮助。”
听到这种言辞,我竟然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因为在我读中学的时候,看到一些励志类文字,总还是会有一些顿悟的瞬间,也许是文字里某个人的品质,或者是某个道理,反正是有些东西会触及内心深处,让我有所改变。
干货这个词,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越来越盛行,在很多人眼里就是那种可以直接拿来实际操作的东西,它追求的是一种简单,高效和速成,甚至成为鸡汤这类词的对立面。
相对于这种所谓的干货,过去我们喜欢看的那些鸡汤类文章慢慢被大家鄙视,嫌弃,觉得它们是一种掺杂了过多水分的毒药,一无是处。
记得我跟一群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十个基本生活信念的时候,结果引来一些非议——
“能不能说点我不知道的?能不能来点干货?这种鸡汤似的道理我都懂,没用!”
“道理懂得越多,就有可能越拧巴。”
可是,真正地懂得一个道理,不是肤浅地记住了一句话,而是深刻地明白了这个道理的本质,这个道理的前因后果,并且知道如何将这个道理运用到生活中,按照道理践行。
扪心自问,你真的懂得了那些道理吗?还是说,你只是自以为懂得了那些道理,事实上却一无所知,而结果就成了“懂得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那类人呢?
2.
唾弃鸡汤,追求干货,背后的逻辑,说到底就是试图用最小的成本,最低的风险,以最快的速度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正是这样一种干货逻辑,让很多人热衷于参加各种打着干货旗号的课程和活动。
很多人会报名参加一些知识分享活动,在华丽的PPT演示,各种方法论和小技巧的教授之下,认真地做好课堂笔记,满心鼓舞地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干货,然后就在这时候,整个过程戛然而止,不再有后续的行动。
因为这些干货并不足以触动我们的内心,也不会让我们在听完之后自觉地展开后续的行动,它们的作用往往只是用来缓解我们一直存在的焦虑罢了。
是那份在无常世界里挥之不去的焦虑,让我们想要快速抓住一些可以轻易得到的东西,并期待瞬间获得难以置信的回报。
一味追求干货,看似勤奋努力,其实是让我们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用说合理利用,融会贯通了。
就像推磨的驴子,因为被蒙住了眼睛,所以它不停地一圈一圈地拉着磨。它感觉自己是一直在往前走,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但事实上,它一直在原地打转。
很多时候,追求干货最大的陷阱,是让我们直接放弃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奉行“拿来主义”的原则。
很多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而愿意去做任何事情,而追求干货也是其中的一件。因为在很多人眼里,不假思索地直接拿到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不仅是最高效的,而且还感觉占了便宜。可是,很多干货,脱离了各种场景,各种情境,没有自身的思考和着眼于自身的反思,不仅无用,而且还会营造出一种看起来很努力的假象。
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订阅了各种听书栏目,因为这些栏目标榜自己讲的的都是书里的精华,教授的都是干的不能再干的干货。有的人上班路上听,下班路上听,只要有空闲的时间,就会让自己游走在各种知识栏目中,还在朋友圈里各种勤奋打卡。
我曾经也听过好几期这样的节目,里面一般会提及整本书的重点,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和策略。可是听完之后,当下我是记住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方法论,可之后就不了了之了。你要是过几天问我一些之前听过的东西,我可能一丁点儿也记不起来。
这时候的我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真正落到实处,和买个视频会员看几集综艺节目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其实,与其追求这种高效速成的干货,倒不如认认真真地阅读一本书。
最近我在读戴维·布鲁克斯的《品格之路》,里面讲了各种伟大人物是如何成就自己的道德品格的。刚看前面几章的时候,我很纳闷,为什么只是在讲他们生活中的细节,而没有直接总结出他们品格培养的方法呢?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不同人的品格锤炼之路是不一样的,而如何从中获得适合自己的品格培养的方法,这正是我阅读这本书的目的。
这种读书的过程中,恰恰是一种和作者交流的过程,我们不仅要去思考,而且还要从作者的角度,笔下人物的角度,还有我们自身的角度等多个维度进行思考。
当我们不去追求所谓的干货,而是真正地开始阅读,这才是努力的正确打开方式。因为在这种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大脑的神经元会因为思考而不断增多,并且建立更多新的连接,而我们的知识体系也就慢慢架构起来,融会贯通的能力也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
3.
干货有毒,比鸡汤更甚,因为它鼓吹了一种凡事有捷径的干货思维,就像315打假我们常常看到的各种假冒伪劣产品的广告标语,“药到病除”,“一用就灵”,等等等等。
这个世界里能够快速获得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是廉价的。真正有价值并且稀缺的东西,往往都需要我们去积累,去思考,去感悟。
记得在一部纪录片里,采访的是一名工匠,他从事雕刻业已经大半辈子。他说雕刻很简单,无非就是雕刻的时候要确定好位置,掌握好雕刻的力度和角度。
要说干货,那无非就是定位,力度和角度了,可是最终到手上的功夫,岂是这点干货能够呈现出来的?而那个工匠的一身本事,也是在千千万万个日夜的精进中才得以练就的。
一味追求干货就是一个大坑,它让我们掉入假勤奋的陷阱,也停滞在懒于思考的惯性中。
而如何跳出盲目追求干货的陷阱,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 培养耐心的品格
我们的现状是过往积累的结果,所以要改变现状,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以现在为起点,一步一步地耐心积累。
耐心,就是着眼于现实,从长期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不担忧未来,不畏惧前程,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做好当下该做好的事情,因为脚踏实地的每一步,其实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我们不再设置过高的预期,重视每一次的进步,其实就是在不断成长,不断地改变现状,而耐心也会让我们不再盲目追求干货,避免掉入急功近利的“看起来很努力”的假象中。
→ 学习黄金圈法则
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懒惰而自动放弃思考,追求所谓的干货。
面对一个知识,我们要明确这个知识是什么,为什么要了解这个知识,以及如何应用这个知识,这分别对应了黄金圈法则的3个重要元素:
『What』-- 是什么?
『』 -- 为什么?
『How』 -- 怎么样?
比如,当我在接触到『注意力』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黄金圈发展进行思考:
『What』:什么是注意力?
『』:为何要珍惜注意力?
『How』:如何利用注意力呢?
一旦开启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你的大脑会自动地进入思考的状态,从而你能够集中精力放在一个明确的问题上,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思索或者懒散地回避问题。
所以,即使我们轻易地获得了某些干货,也要记得运用黄金圈法则开启自己的思考,辨识真正有用的干货,让它真正地发挥作用。
→ 刻意练习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真正聪明的人,懂得下笨功夫。
任何有所成就的人,都需要经历一段枯燥漫长的刻意重复练习过程。就像专业棋手不是一上来就进行对弈,而是要经历很长时期的识谱打谱练习,不断走出舒适区,进入到学习区。
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我们专注于技能的提升,而不会去关注那些让我们更加焦虑的各种干货,而这种关注的力量反而能够让我们更快地成长,成就自己。
世界是无常的,面对焦虑,面对困局,即便一时无法立即跳出来,我们也不要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干货,而应该选择理性地思考,耐心地成长,然后,遇见未知的自己。
左岸记:为什么人们热衷于看干货,因为很多人要的不是真正的学习,而只是一种“学习的感觉”而已。真正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真正深入某个领域去学习,去读这个领域内的经典著作,并投投入大量的时间,反复练习,才能有所精进的。这就要避免单纯的“收集”,到处蹭热点,希望事成集合,喜欢争论,喜欢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