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9 15:16:53 作者 : 围观 :72次
据
今天讲大数据中的“据“,这篇稿件完成后,算是对智慧水务在大数据中的”大“、”数“、”据“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粗浅的解说,由于时间仓促,我采用了一个偷懒的做法,使用了语音转换输入。所以,略显口语化,也有一些语句不通顺之处,用词上也非常粗糙,未经细细斟酌,深感词不达意。有很多内容是在休息时间在手机上写成的,也有些是晚上躺在床上休息时码字而成的,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信马由缰,想到哪写到哪,许多平时收集的素材没有系统地奉献给大家(我们将采用云课堂的形式来交流,近期以APP形式推出,欢迎同道加入,深度交流,可微信与我联系),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我将会把三方面的内容整合成一篇。当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进一步加工,相信在深度、广度上会有一个提高,真诚地请各位同行予以指导。可能贻笑大方,敬请谅解。
言归正传:
据,可以多个层面理解:一是占据;二是依据。
1
一是“占据”与“分配”
可以理解为谁占有这些数据,谁分配数据资源,谁利用这些数据资源。
在法律层面上,关于数据的所有权问题此处不论述(有兴趣可见我的博文:http://gaoyl2003.blogchina.com/482502200.html;本公众号中的数说智慧水务(一):警惕水电集抄中的数据之争)。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既然是占据或占有,那么必然涉及到“数据”的分配等问题。
在智慧水务系统中,数据业务化,业务数据化是一个基本思维方式。如何把数据进行分配,是智慧水务系统中涉及的运营管理问题,也是一个水务企业中管理架构的设计问题。其中包括数据分配至哪些管理部门,哪些管理层级,无论是输入数据还是输出数据,是数据的分析还是数据的应用。
数据是带有标鉴的。它的来源在哪?它的服务对象是谁?这是智慧水务架构设计过程中考虑的首要问题。以前我们讲过,智慧水务建设首先是管理理念的创新,然后才是技术手段的变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许多智慧水务软件供应商们,在架构设计过程中经常忽略的地方,也是一个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应用方与使用方需要不断磨合之处。根据我个人的观点,其实这也是评价一个软件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
2
二是“依据”或“论据”。
如果说,智慧水务是一篇完整而庞大的论文集的话,那么这个“据”,就是“论据”。也是处理数据的思维与方法,是智慧水务系统中的方法论。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都是劳动成果,这个成果就是体现在 数字局侧系统中的“依据”。如果数据是生产资料,那么据,就是应用方法与应用成果的综合体现。智慧水务系统的建立,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据”。无论是数据钻取还是数据应用,遵循的一个原则是有理有据。
比如要判断一个企业的经营好坏,不是察言观色,而是让数据讲话。一个人身体状况好不好,让检查身体的机器指标说话,你的血压、血脂、血糖指标是多少,而不是用“气色”二个字来定性描述。或者说“气色”二个字,是由一系列数据包装而成的。“据”的作用还有一个是内部诊断与横向对比的作用,并由此产生“智慧”,对水务企业对内管理、对外服务提供有效方法。
对一个企业的诊断与管理,需要中西医的结合,“据”就象西医中的精确数据,在量化中体现价值,通过数据的流动,产生“理”,然后形成管理过程中的“据”。
因此,据,就是方法。这也是对数据加工办法的核心逻辑思维,这是智慧水务架构中的灵魂所在!
>>>>总而言之:什么是据?
简而言之用一个公式表示:
据=功能软件+共性的行业思维+个性的企业管理
智慧水务,是融合在水务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软件系统。据,就是把行业共性的思维管控模式与企业个性化管理需求,进行融合的一种方式;是智慧水务系统中,对所有信息流进行综合处理的方法。
>>>>
以例说明:
一、管网抢修方案的决策分析
在智慧水务系统中,应对突发性爆管的处理流程(事例图片流程并不完善,仅作参考例子)主要如下:
看上去是一件非常简单的流程,在事前、事中、事后过程中的处理手段也并不复杂。但从大数据的智慧系统而言,通知环节上,都应该是智慧水务系统非人工干预自动完成的,需要细化的部分体现在以下几点(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通知用户的及时性
多长时间内通知到位?也即:智慧水务系统对曝管事件的反应速度。
2、通知用户的准确率
一方面是发的用户对象对不对?另一方面发出去的内容是不是准确?哪些是降压的影响,哪些是停水的影响?
3、通知用户的普及率
该通知到的都通知到了吗?通知覆盖率,是不是全部通知到了?除了停水用户的通知外,降压供水影响的区域的用户是不是周全?
上面三点,关系到用水户在智慧系统中的用户信息与管网信息完整性有关,也与智慧水务系统中GIS系统质量高低相关。技术手段手段而言,智慧水务系统中根据供水管网的拓扑结构,任何一点发生爆管,理论是都可以马上判断出受影响的用户有哪些?而且可以怎么通过手机发送短信通知。但目前难的不是技术手段,而是用户的信息完整性。一方面管网的拓扑结构是不是与现状完全相符,另一方面管网上的用户是不是都涵盖了,涵盖的用户是不是都有正确的通讯方式确保通知到位?
4、 抢修方案的选择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曝管事件在智慧水务系统中的反映,很多步骤是同步进行的。但每个环节中,是有一些逻辑关系的,不能次序颠倒。比如在传统的平台上,通知用户,与抢修方案的拟定是可以同步进行的,但在智慧水务系统中的敏捷性要求,有些次序性必须严格遵守。比如,突发曝管事件后,系统的反应是:抢修方案以及每个对应方案的受影响用户同时出来,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以供水司选择与决策。而系统推荐的方案很可能是多样性的,所以接下来,就需要以下适当人工干预的手段。
5、 系统中的人工干预与抢修方案评价。
A、经济效益:因停水而造成的水量减少的经济损失;因停水操作对门阀启闭的工作量,人工支配大小等;配件应用、技术方案难易等;
B、社会效益:方案中,停水范围内的公益性单位(如医院、学校、部队等);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的安全性保障;重大事项的用水保障(重要政府、公益等政治性活动等);VIP用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要员、用水大户、特殊用户、网络意见领袖等、媒体驻地等);
在我对一些智慧水务平台的实践过程中,供水行业迫切需要借鉴移动公司、电力部门的客户管理手段。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要考虑到的因素会非常多,尤其是社会效益,有时候是无法量化的。因此,你无法让智慧水务系统来给你作最好的决策。哪怕智慧水务系统有一个推荐的抢修方案,但是还是需要人工干预,以确保意外发生。毕竟,智慧水务系统的“智慧“程度还远没有达到我们理想中的要求。何况有些社会效益的要求是”一票否决制“的。许多外界的信息并没有体现在智慧水务的信息系统中。当然由于水务企业往往是一个公益性比较强的行业,量化决策的权重,难以通过一个模型来确定,所以人工干预是在所难免的。如果真的哪一天,我们完全有法律依据来按智慧水务系统中的方案来执行,这就不是智慧水务的进步所能够涵盖的了。
6、系统自省功能的培育。
在工业4.0的概念中,每一台机器都应该有“自省”功能,或者说是“自我完善”功能。它的智能化程度是需要不断地培育,与软件模型,与现实对照形成闭环反馈。从而使它的预警、判断、决策等功能越来越接近真相,越来越发挥正确的指导作用。比如:在发生突发性曝管后的应对处理中,智慧水务系统中所对应的流量计、压力表是捕捉到了哪些信息?这就需要及时进行分析,并将实际场景作一个复原与记录。日积月累,当你积累成千上万的案例的时候,”人工智能“的雏形,自然也就形成了。当然这个,除了技术上的研究之外,还需要的就是智慧水务系统运营管理中的制度保障。
7、 自省功能的制度保障。
毋庸置疑,制度的保障,是实现自省功能是前提。在我们的企业管理过程中,要实现智慧系统中的“智慧“功能,需要依仗于基础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如用户信息、管网拓扑结构)。否则再智能化的软件,也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而这个基础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是需要整个智慧水务系统日常运营维护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修正的。要正在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自然就需要一个制度保障。除了强有力执行力外,还需要有一些技巧性的流程设计。比如,热线电话与用户信息的关系。目前的热线系统中很小与用户信息的修正进行无缝对接,也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流程来对智慧水务系统中的用户信息进行修正与补充。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热线电话打进来以后,除了帮用户解决问题的同时,热线人员是不是对电话人员的电话(手机、座机等)信息与他的水表账号信息,是不是进行核对,如果不一致,热线人员是不是可以及时进行修改,这个修改如何进行审核?与窗口受理部门,与抄表人员如何进行有效的对接?在制度上是如何保障的,在所有的工作报表与质量记录表单中,如何作一个明确的规定,并对此进行考核?
二、关于管网漏损率的分析
(略,此话题专文论述,但在“据”上面应该更能充分说明智慧水务中的一些技术逻辑与管理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