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9 15:19:13 作者 : 围观 :73次
1990年,我在西北工业大学上学,一位哲学老师叫我们写文章,发表在一个自办的刊物上可以得分,折算为期末成绩,我曾经发过一篇小文章,作了一个思考与探讨,至今还有点印象:既然电磁波传递的是能量,那么,空中的电磁波会不会成为我们使用的能量?如何使用空中传播的能量,会不会成为一项技术?
时过三十多年,2021年10月23日,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物联网展会同时开幕。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举行,第十六届IOTE国际物联网展在深圳开幕。无锡和深圳,也是我国物联网产业聚集的高地。尤其是无锡,它给自己的标签是“中国物联网之都”,从2009年开始就在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是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截至2020年底,无锡的物联网企业超过3000家、产值超过3000亿元。
两个展会的情况,有一个高频词,叫“无源物联网”。
物联网的目标就是实现“万物互联”,让世界上的每个物体都可以被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就像小说《三体》中描述的未来世界,两个人对话时,天花板会实时翻译语言;衣服的面料可以随着你的心情变换图案;到处都是动态的信息窗口,纸巾盒和火柴盒都能播放广告。
但是要实现这个场景,有个大挑战:像衣服、纸巾盒、火柴盒这些,想要成为智能载体,那总得有能量吧,能量从哪里来?接电线,没法移动;用电池,一是设计会比较笨拙,二是更换电池很麻烦,成本也很高。更何况,如果给所有物体装上电池,从环保上来说也是巨大的灾难。这对远传水表来说,“电源”本身就是这个行来极大的痛点。
怎么办?这就要用“无源物联网”来解决了。无源,可以简单理解为不需要电源就能持续工作,电线、电池都不需要。对水表而言,有几个思路:
一、风能
二、光能
三、水能
四、地能
风能与光能,在动力采集上,需要另外增加设施,成本与维护本身也会很多的问题,有些“过度思考”的感觉;水能,水管中的不压本身也是动力源,可以用水压发电,作为水表传输信号的动力源,自然也是一个思路,但不知道市场上是不是有这种产品;而地底下具有电势差,是不是可以利用这种天然的电极,来提供水表传输信号的能源?
而从无源物联网展会,给我的启示是——还有第五种可能:
当下热议的“无源物联网”技术,重点还不是利用太阳能和动能,而是捕获空气中的电磁波的能量,比如蓝牙信号,无线电,4G、5G信号等等。无源物联网就是打这些微能量的主意,利用无线能量捕捉技术,从环境中获取这些能量。
现在,这种“无源物联网”技术已经有一些成熟的应用了。国内企业启纬智芯,开发了一款带显示屏的电子吊牌。这种吊牌可以做成航空公司的电子行李牌,你用手机靠近它,它就能从手机NFC(近场无线通信)中获取电能,并同时获得手机里的数据,在电子牌上显示托运信息。这就省去了一遍遍在行李箱上贴条的麻烦,也更加环保。这家公司还生产了一款智能门锁,同样不通电,不带电池,用户也不需要指纹或者密码,用手机靠近一下,门锁就可以获得能量、识别数据,自动开锁。
当然,这还是需要设备之间彼此靠近来获得能量的手段。我们再来看一个更远距离的无源物联网的应用。
9月份,美国一家名叫Wiliot的物联网初创公司获得了软银愿景基金2亿美元的融资。它的核心产品是一款无源的蓝牙传感器标签,只有邮票大小,可以贴在任何地方。它最大的亮点就是能通过微型天线,收集环境中蓝牙信号的能量,为传感器供能。
这款标签的成本在10美分左右,并且用打印机就能生产。在产品出厂时贴上这种标签,它就能实时传送从工厂、仓库到销售全程的位置信息。还有,酒类和疫苗等产品对存储温度很苛刻,贴上这样一枚标签,在运输过程中,它就能实时传送温度、气压等信息。
现在我们身边最密集的信号源是5G,获取5G能量的技术也正在发展。目前在实验室阶段最先进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在180米的范围内,收集特定频段的5G射频能量,采集到约6微瓦的电力。随着5G的大规模推广,无源物联网拥有了一个广泛覆盖的无线供电网,为小型物联网设备持续供电。
在遥远的将来,“元宇宙”的概念加持下,“无源物联网”把所有物体都接入网络,原始社会人们想象的“万物有灵”,一定会梦想成真。而我们眼中常见的远传水表,真就具备了智能的灵魂。
当然,也许利用5G信号的能量,也会成为国家相关部门的监控对象,或许那时候,会有一些无人机在到处飞翔,就象水务行业的检漏工寻找供水管网的漏点一样,在监测是谁在盗用5G信号中的能量?
无论如何,水表行业值得关注“无源物联网”是不是真的会颠覆我们当前的思维模式?(相关深入探讨,可以见watereyes.com不断更新话题)